推动城市更新,不仅要有“拆建修补”的物质变化,也要有“以美育人”的精神追求
在保护和延续城市文脉的基础上实施城市更新,让城市留下记忆、让人们感受文明,才能让美和活力在城市里充分涌流
在上海,雕塑、插画、摄影等公共艺术作品走进社区,融入生活空间,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艺术之美;在北京,工业遗存在城市更新中转型为文创园区,为城市社区带来不一样的工业之美……近年来,各地在城市更新过程中,让文化进入生活,让艺术点亮生活,彰显了城市更新的美学维度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,把更多美术元素、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,增强城乡审美韵味、文化品位,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。”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,社区既是城市更新的关键环节,也是社会美育的重要空间。通过历史文化的传承、专业人士的设计、社区居民的参与,把美的种子播撒在人们身边,有助于让城市形成自己的美学风格,塑造有格调有温度的公共文化空间。
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城镇化率仍将处于快速增长区间,城镇化建设将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,是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的重大工程项目,也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。推动城市更新,不仅要有“拆建修补”的物质变化,也要有“以美育人”的精神追求。在这个意义上,城市更新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,既包括物理空间的迭代更新,也包括文化空间的发展升级。小到建筑形态、城市色调,大到规划设计、城市治理,都会受到人们美学素养与审美水准的影响。社会美育水平的提升,关乎城市的发展质量,更关乎发展的人文内涵和居民的生活体验。
在保护和延续城市文脉的基础上实施城市更新,让城市留下记忆、让人们感受文明,才能让美和活力在城市里充分涌流。曾经,一些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方面未能充分尊重城市个性,出现“万楼同形”“千城一面”的现象,城市文化特色消减,城市辨识度下降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地方正在通过城市更新,形成并彰显审美主张。广州通过微改造,活化多年破败的永庆坊,使之成为葆有西关风情的历史街区;成都在大学路保留建筑的民国风和当地特色元素,并运用科技手段,打造可浏览、可互动的展览漫步道,让参观者欣赏美丽街道的同时了解华西坝历史……实践证明,处理好现代和传统、发展和保护的关系,才能从缺乏个性的“整齐划一”走向保留特色的“参差多态”。
城市更新向美而行,除了通过有形的城市规划、城市建设,还要靠无形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涵养。城市更新中的社会美育不仅创造美,也回应公共需求,帮助城市和居民发现美、留住美。比如,北京、上海、青岛等城市此前出台措施,对一些景观道路实行“落叶不扫”,体现了回应市民呼声的精细化管理;合肥在城市零散地块建设、改造“口袋公园”,让居民“推窗见绿、推门见景”成为可能;哈尔滨在冬天对市内主要公园的绿地进行“留白”,保留非公众通行区域的积雪,增添冬情雪趣……在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基础上,更多考量居民的需要,才能真正把城市更新中的美育做到居民心里,使城市美学附加值更高,居民获得感、归属感和认同感成色更足。这也是“人民城市为人民”和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”的内在要求。